我國每年建筑垃圾高達4億噸,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40%,不僅造成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對人類生存環境也構成巨大威脅。
“我們是留給子孫財富還是留給子孫垃圾?”早在10年前有識之士就提出這個問題。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指出,“中國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建筑浪費國”。
“如果不想再透支未來,那么就從建筑開始!”4月13日,名城紹興,500多位鋼結構行業人士云集,創中國建筑(601668,股吧)鋼結構行業年會最高紀錄。助力綠色住宅,推進節能減排,呼吁政策支持,中國鋼結構發起總動員。
鋼結構是對城市環境影響最小的建筑結構之一,在發達國家已被廣泛采用,與傳統的鋼混結構比,其建筑材料70%可回收再利用,減少建筑垃圾2/3以上,施工占地、噪音、現場用水、用電均減少一半以上,施工工期可縮短30%~50%,強度高、自重輕、抗震性能好,可增大建筑空間使用面積,可以拉動鋼鐵等多個行業發展。發展綠色建筑是解決我國資源能源問題的重要戰略,鋼結構住宅當之無愧成為綠色建筑的主要代表。2011年,國家首次把綠色建筑寫進“十二五”規劃,鼓勵鋼結構用于保障房建設,中國鋼結構行業迎來了春天。
然而,回顧這些年來的發展歷程,中國鋼結構住宅行業發展步履維艱。
據中國金屬鋼結構協會最新統計資料,在日本、美國、法國鋼結構住宅已占到全部住宅的40%,中國不到2%。鋼結構在中國已走過30多年歷程,為什么沒有在住宅領域大面積推廣?
“鋼結構面臨著復雜的認知局面,從大環境看,社會對鋼結構住宅有效面積大、施工速度快、品質好和綜合造價優勢等特性認識不足,政府缺乏相應的優惠政策扶持產業發展;從行業看,技術性難題制約了其推廣應用,鋼結構住宅一次性投入較高,房屋維護結構、樓板連接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從開發商看,短期內獲得最大經濟收益的目的,使得對采用低碳節能等新技術的積極性不高,在不能形成規模建造量的情況下,造價相對要高”,中國金屬鋼結構協會會長姚兵把鋼結構住宅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歸結為三點。
日本是民用住宅強行推進鋼結構,率先在工廠里生產住宅的國家,由政府推動,行業牽頭,大企業帶動。建筑的核心價值就是呵護生命,在地震等各種地質災害頻發的今天,生命是最大的民生,外國能行中國為什么不行?
鋼結構住宅產業化亟待政策支持。國家對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的支持不能只停留在導向上,而要出臺強有力的配套政策支持,特別是在產業化推動的技術、經濟政策上給予一定的優惠,在產業化推動的科技創新上給予政策支持,在產業化推動的標準規范上給予確立。
目前,我國從事鋼結構制造加工、具備一定規模的企業4000多家,整體規模、裝備水平、制造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近年來,寶鋼、萊鋼、杭蕭鋼構(600477,股吧)等企業通過吸收國外先進技術和自主創新,關鍵技術和產品取得突破,具備了相對成熟的產業基礎,已開發建設了一批鋼結構住宅小區。只要國家適時出臺產業扶持政策,結構安全、造價合理、功能完善的鋼結構住宅將在我國蓬勃發展。
中國肯定不能沉浸在過去的故事里,把推進鋼結構住宅產業化作為社會責任來抓,著眼民生、著眼未來,留下美好的住宅,才有全新的精彩。
相關鏈接:鋼結構住宅
鋼結構住宅是指以鋼作為建筑承重梁柱的住宅建筑,它的優點有:
1、重量輕、強度高,用鋼結構建造的住宅重量是鋼筋混凝土住宅的1/2左右;滿足住宅大開間的需要,使用面積比鋼筋混凝土住宅提高4%左右。
2、安全可靠性,抗震、抗風性能好。
3、鋼結構構件在工廠制作,減少現場工作量,縮短施工工期,符合產業化要求。
4、鋼結構工廠制作質量可靠,尺寸精確,安裝方便,易與相關部品配合。
5、鋼材可以回收,建造和拆除時對環境污染較少。